为提高自闭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改善自闭症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本学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继续开展系列主题教研——“多形式支持,多方法干预,提高自闭症学生课堂教学有效性”。
活动分别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昝飞教授、陈莲俊副教授,以及康复科学系徐胜教授,对5个教研组的汇报进行了专业指导。
昝飞教授听取了学科一组和二组的案例汇报《找准课堂节奏,改善小C同学课堂问题行为》《集体课堂中自闭症学生干扰行为应对方法的研究》,肯定了教师对自闭症学生干预采取的正面评价、建立课堂常规、开展差异化教学等干预措施,帮助自闭症学生改善课堂行为,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达到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同时,昝飞教授对教师如何撰写个案研究报告进行了细致地指导。
陈莲俊副教授分别对运动保健组和课任组的个案研究进行了指导。为了解决自闭症学生容易情绪失控、易发生自伤和攻击行为等问题,老师们根据上学期专家提出的建议,分别从艺术疗愈、家校合作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小W和小M进行了干预。在兴趣的激发下,小W能听从指令参与艺术课程了,在集体课上的配合度越来越好。在密切的家校沟通下,小M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明确的认知,沟通交往能力也有了进步。
徐胜教授围绕康复组的汇报《应用结构化教学建立常规》,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的建议:自闭症学生自我管理与班级管理要有机结合,形成统一;在结构化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聚焦核心缺陷,以提升自闭症学生能力为目标,将不同梯度的任务进行穿插实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校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结合指导专家给出的针对性建议继续进行实践与探索,持续提高自闭症学生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撰稿:堵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