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指导教师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及促进学生目标技能的实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月30日上午,在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会议室召开了2024学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标准解读的汇报会,会议由科研主任丁老师主持,学科带教教师和见习教师共同参加。
来自阳光学校的严老师和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的汤老师先后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2016年版)》进行了解读。严老师以政策背景为切入点,围绕培智学校学生特点、康复及康复课程定义、如何为残疾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科学、可持续的教等问题,对课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结合其运动康复的专业特点及实践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汤老师则是在解读课标要件的基础上,由理论链接到自己日常教学的点滴,结合情绪命名、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偏正短语及看图叙事教学的例子提出了她的理解和思考,并强调要重视环境因素、坚持知行合一、坚持家校社合作,真正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其目标的实现。
阳光学校的王老师解读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她对比了普校语文课标,结合日常教学,阐述了对“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应的语文课堂”“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注重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相结合”几大要点的理解与运用。
各位学科带教老师针对学员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梁老师表示,严老师先从宏观分析了课标内容,而后聚焦任教的动作学科提出自己的看法,后续可尝试细化课标条目,并在支持手段上作进一步拓展。陈老师认为,汤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使得解读既全面又具体,建议继续深化对课标的学习,同时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以便更科学地设计康复训练方案。梅老师提出,王老师将培智学校与普校的课标进行了对比,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课标的内涵及各模块实施的重点。相信通过对课标的细致解读,王老师能设计出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语文教学内容。
丁老师对此次课程标准解读汇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希望见习教师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研读课标和教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学润心,从心育人。相信见习教师能怀揣对特教事业的热忱,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育人智慧,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