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啥叫“上海”?法国梧桐是法国人种额伐?老底子额法租界、英租界具体是在哪里?……作为在上海出生、长大的上海小囡来说,这些问题可能也会一时答不上来。一场“悠游苏州河”的工会游览活动为卢湾辅读的老师们揭晓了答案。
秋末初冬的上海,冷风瑟瑟,还时不时雨滴飘落,但是老师们跟着导游兴致盎然地游览了外滩源,通过聆听导游的讲解,让老师们了解到:洛克•外滩源百年建筑街区坐落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由11栋历史保护建筑和6栋新建筑构成。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师邬达克、鸿达、李锦沛等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作品。漫步于圆明园路特色景观街,外滩源渐渐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老师们不仅观赏了保留下来的古树名木,还欣赏了美丰大楼、安培洋行、哈密大楼等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建筑,这些曾对于上海文化历史有过潜移默化影响的故事,如今更有必要被我们重新认识。
一行人闲庭信步走过圆明园路,从外滩源码头登上了游览苏州河的游船,随着游船缓缓驶离码头,老师们就开始了换个角度看“魔都”的行程,穿过一个个桥洞,苏州河两岸的建筑尽收眼底,四行仓库、衍庆里、上海总商会旧址、河滨大楼等似乎都被赋予了新生命,展现出别样的风采。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之一,静静的诉说着上海的历史,见证着上海的变迁。
此次的“看上海”活动是暨“品上海”活动后的又一次实践体验,是学校组织开展的“品上海、看上海、爱上海”系列活动之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旨在唤醒老师们的城市记忆,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传承和发展“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
栏目:素养提升
撰稿人:徐瑾
审核: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