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资讯传递 | 提升科研素养 赋能专业成长——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暨青年教师科研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3-10-27    作者:周琼

10月24日下午,2023学年黄浦区特殊教育基地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暨青年教师科研专题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举行。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陈玉华老师以“以变应变 教学研究势在必行”为题给见习教师和青年教师做了专题培训。

陈老师以“OECD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为切入点,帮助青年教师了解从国家到地方区域育人方式的改革转型,她结合学生现状指出在社会加速发展的当下,未来变化是不可改变的,我们作为教师需要海量阅读、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以及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倡导“终身学习”的概念,学会自主学习、有规划地学习。

陈老师以研究应立足当下、链接未来、应用规律为导向实现专业化,介绍了选题热点可以从创新教育、教学转型、综合素养等角度挖掘。强调了选题应从实践中来,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陈老师以“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中使用拼图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为例,帮助青年教师拓宽教学研究思路,引出研究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专题培训,青年教师清晰了教师定位,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融入创新教育、适应育人方式的转型、培养综合素养,实现研究专业化,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以变应变,满怀热情,不断努力,教学研究势在必行。


学习体会

今天的科研培训使我明白课题研究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只有在点点滴滴的教学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反思、记录和阅读的习惯,做个有心人,才能慢慢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为教育研究提供宝贵素材。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向着陈主任所提及的教师的不可替代性持续努力,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见习教师 赵欣怡

未来教学的变化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要以变应变,通过教学研究来指导自己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研究要“顶天立地”,即基于政府颁发的各级文件,不脱离当下教学热点,再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如各科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问题,来设计研究方案,其中研究的课题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要保持高度一致,研究目标要指向成果不要指向效果,强化研究成果的普及性。——见习教师 王铭浩

陈老师通过一个研究案例的讲解,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乐趣,让我学会了要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对课题名称的选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教会我们科研目标是指向结果的,这样做出来的科研才更有可行性,更利于推广,加深了我对科研的认识和兴趣。——见习教师 丁虹元

我认为做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理解孩子、深入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对于课题研究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如何去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是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而陈老师就像一场及时雨来到了我们身边,给了我们最需要的课题研究方法指导,让我们对以后的课题研究不再迷茫。——青年教师 陆晓燕

撰稿:胡晓赟

审核:校长室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斜土路265弄30号 邮编:200023 电话:021-63080700 63016260(总机)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