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是培根铸魂的生动教材,更是引导特殊需要学生认识家国、建立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积极响应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号召,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的党员老师通过国旗下宣讲活动,用生动的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以实践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党员老师们以“红色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精心选取经典红色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感受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
鸡毛信
宣讲人:丁华英
抗日战争时期,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经常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插着鸡毛的信,要他赶紧送给八路军张连长,还嘱咐他一定要小心。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就出发了。没想到,半路上他遇见了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绑在了老绵羊的尾巴下面。日本鬼子抓住海娃,让他带路。海娃装出害怕的样子,给敌人乖乖带路。
一路上,海娃受尽折磨,但他始终没忘记鸡毛信。趁敌人休息时,海娃想偷偷溜走,却被发现了,敌人打了他一顿,还让他继续带路。
最后,海娃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八路军一举消灭了敌人,海娃也顺利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根据信上的内容,成功袭击了敌人的炮楼,取得了胜利。海娃的勇敢和机智为抗日做出了贡献,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半条被子
宣讲人:鞠雅坤
在长征时期,红军女战士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一位老乡家中。老乡家境贫寒,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女红军们在离开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给老乡留下了。老乡激动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半条被子,温暖了百姓的心,见证了红军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幸福生活的今天,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与牺牲。我们也要传承这种精神,心怀感恩,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英雄雨来
宣讲人:陈舒琦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和同学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雨来。虽然他年纪不大,却是个勇敢的小战士。雨来的家乡有一条小河,他每天在河边放牛、玩耍,还悄悄帮八路军传递情报。有一天,敌人突然进村搜查八路军伤员。雨来得知消息后,立刻跑到村口的大树下,把情报塞进树洞的暗格里。敌人抓住了雨来,恶狠狠地问他:“八路军的伤员藏在哪里?”雨来咬紧牙关,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敌人用糖果引诱他,用刺刀吓唬他,可雨来始终没有说出秘密。后来,八路军叔叔赶来救下了雨来。大家夸他是“小英雄”,雨来却认真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要保护自己的家乡!”同学们,雨来和大家一样爱玩耍、爱学习,但在危难时刻,他用智慧和勇气守护了同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像雨来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让我们把对英雄们的敬意化作行动,从认真听讲、帮助同学、爱护校园做起,争做新时代的“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