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主题教育|培智学生学四史,党员老师国旗下宣讲
发布日期:2024-01-04    作者:周琼

培智学生如何学“四史”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党支部成立了一支红色故事宣讲团,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党员老师在国旗下向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大屏幕上播放着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故事内容。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红色故事吧!

 

:一袋干粮      宣讲人:许悦

许老师给大家讲“一袋干粮”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长征的时候。有个小红军叫小兰。才 13 岁。在随部队前行时,为了扶着伤员能顺利过桥,她把肩膀上那袋仅有的粮食掉到河里冲走了。当时在粮食缺乏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也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有告诉任何人。肚子饿了就吃野菜、树皮、树叶。实在撑不住了,她晕倒在地上。队伍里的其他红军们知道后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进来,纷纷往小兰的挎包里装粮食。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在这个小故事里学到了红军的优秀品质。小兰虽然年纪小,却有着大人一样的坚强意志,不怕苦、无私、热心,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长征精神。

 

:用好身边红色资源学党史      宣讲人:陈瑾

陈老师给大家讲“用好身边红色资源学党史”。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用好身边红色资源学党史。我们学校身处黄浦区,我们很多队员住在黄浦区,黄浦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让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走进家乡红色地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韬奋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在考察中、社会实践中感受党的伟大,传承红色基因。

 

:航天点亮梦想、放飞我们自己的梦想      宣讲人:徐金金

徐老师给大家讲“航天点亮梦想、放飞我们自己的梦想”。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1号卫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至今,东方红1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今年10月26日,神舟17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时此刻,汤洪波、唐圣杰、江新林三位宇航员正在中国空间站里工作着。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是航天工作者的伟大梦想,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梦想。她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为了庆祝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我国把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狼牙山五壮士      宣讲人:梅瑛

梅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41年日本军队进行大规模扫荡,为了拖住敌人,八路军区五位战士利用险要的地形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就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那里三面都是悬崖。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班长马宝玉说了一声:“走!”带头顶峰走去。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主力远去的方向又看了看还在向上爬的敌人。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其他战士也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我们永远记得他们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闪闪的红星      宣讲人:丁华英

丁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32年冬天,在江西的柳溪村,有一个小男孩,名叫潘冬子。他的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他出发打仗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敌人在山脚设了哨卡,严禁带盐上山。潘冬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去溪边,把水灌进有盐的竹筒里,盐化成了盐水,再把盐水倒在自己的棉衣上。潘冬子面对敌人的刁难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地通过了哨卡,顺利把盐运到红军战士的手中。我们要向机智勇敢的潘冬子学习,学习他不畏强势,坚决与敌人做斗争的精神。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美好生活。

 

:第一位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李大钊      宣讲人:鞠雅坤

鞠老师给大家讲“第一位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他率先信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大学讲坛上公开讲授唯物史观;他运用唯物史观解析中国历史与现状,探索中国革命之路;他以唯物史观的立场阐发的史学理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李大钊为了救国救民而“急思深研政理”,运用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并开创了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结合的先河。他的思想理论遗产,至今仍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摄影:倪蕴

音频制作:陈昊

审核:党支部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斜土路265弄30号 邮编:200023 电话:021-63080700 63016260(总机)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