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与“食”俱进,与爱相伴——生活适应与数学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4-05-14    作者:周琼

当有趣的数学遇上劳动,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从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以劳动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

此次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契机,一场主题为“与‘食’俱进,与爱相伴”的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就此循序渐进地展开了。

课堂内学有所得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已经在数学课堂上学习了与人民币有关的知识,了解了日常购物的支付方法和流程,又在生活适应学科中习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知道要遵守的常用规则和安全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模拟情景中,把不同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会形成一种新的“合力”。

课堂外跨学科实践

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科知识进行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问题解决。此次活动不仅连接着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和数学知识,更是连接着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全校学生分成校内校外共四组进行购买制作美食所需的材料。

低段学生前往PENE烘焙坊,购买任务单中指定数量的吐司面包,知道所需支付的价格,认识什么是支付二维码,体验手机如何支付。

中段学生则到蒙西菜场,学习如何挑选橘子和香蕉的窍门,并按照任务单选购不同数量的橘子或香蕉,并用现金形式进行支付。

高段学生的目的地是农工商超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根据任务单上的信息,齐心协作寻找所购商品、记录单价、计算总价,并在自动收银机上尝试手机支付。

留在学校的部分学生则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线上购物,体验信息化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综合展示家务劳动技能

学生通过制作美食展示自己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又通过与同学间的分享感受到劳动的快乐。看!他们正在用自己购买的材料亲手制作美食呢!

 

低段:制作夹心吐司

  

中段:制作三明治

  

高段:制作水果色拉

校家社携手助力学生发展

为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校积极开拓学校周边资源,在融合伙伴的助力下带领学生“走出去”,在真实的场景中把课堂中习得的知识进行实践和体验,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学校又借五一假期这一契机,倡议学生能在家长的陪伴下再次制作美食,共享亲子美好时光。通过校家社的共建共育,相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得到良好发展。

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劳动教育与数学的跨学科融合充分发挥了1+1>2的活动优势。学校将在充满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中,继续积极尝试、探索跨学科融合,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撰稿:杨鑫怡、张风华

视频:张风华

审核:教导处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斜土路265弄30号 邮编:200023 电话:021-63080700 63016260(总机)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