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私人订制 教康结合 导师助成长 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导师制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7-03    作者:周琼

在当前探索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重构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的背景下,学校近日召开了2022学年全员导师制工作总结,通过案例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总结了学校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下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的“三全”育人机制,按照对特殊儿童“思想上引导、教康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的总体要求,坚持“医教结合,教康结合”理念,在学校坚持多年的个别化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注入导师制理念,对特殊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绪行为、生存技能等方面“一对一”的指导,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总结会上,三位老师分别以“关注情绪变化,助力学生发展”“家校合作,始于沟通”“关于特殊学生导师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聚焦学校情绪行为学生如何有效地开展导师制工作进行了案例分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思考和发展的方向。

学校德育教导介绍了导师制工作开展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归纳了五点具体做法:第一,家校合作,沟通无障碍,建立积极的家校联结,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一系列支持性策略;第二,潜能开发,看见更多的可能,导师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第三,绘本共读,建立亲密师生关系,导师与学生一起阅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绘本故事,通过书和阅读建立联系,丰富特殊学生的认知,增进沟通,共同汲取知识,共同进步;第四,缺陷补偿,关注个性化发展需求,导师主动关心学生日常学习表现以及教育康复进展,通过平日的观察和与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根据学生的障碍及时进行缺陷补偿,针对潜在的情绪行为问题,为学生量身定做方案;第五,一人一档,动态沟通鼓励,通过文字、图片、录像、作品、活动记录、案例、“我们的故事”等多种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将学生的成长鲜活化,将师生之间的互动动态化,让导师制真正落地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最后,许校长就本次交流活动作总结性发言,对下阶段导师制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第一,希望学校的导师制工作能做到教养医相结合,形成合力,助力学生发展;第二 ,希望导师们能懂教育、懂学生、懂家长、懂自己,育人更要育己;第三,希望导师能在自己工作实践中提炼总结融合背景下特殊学校导师制工作的策略;第四,希望导师能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为家长提供更深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

我校的导师制工作可以将思想教育与教育康复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相结合中,促进每一位特殊儿童得到适宜发展,守护和助力他们的成长。

撰稿人:梅瑛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斜土路265弄30号 邮编:200023 电话:021-63080700 63016260(总机)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