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陈丽老师主持的2023年黄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项目“手势沟通教学提升无口语脑瘫学生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举行了开题论证会。报告会由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曹婕琼老师主持,与会的评议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主任刘巧云教授、黄浦区科研室主任陈玉华老师。校领导、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开题论证会。
首先,课题负责人陈丽老师向大家进行了开题汇报,主要从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进度、分工、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接着,评议组专家围绕课题的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逐项评议。研究选题切合学生需求,对改善脑瘫学生的沟通质量、学习质量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实践教学中,为一线的特殊教育教师提供实务参考,同时有利于家校的沟通以及普特融合的发展,研究结果非常有推广价值。研究内容丰富,涵盖理论与实践部分。开题报告层次感强,研究方法清晰,研究框架合理,研究步骤顺畅,研究工具具有科学性,有厚实的研究基础。课题研究团队成员长期在一线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专业性强,研究团队分工合理。
建议将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清晰研究路径,细化研究方向,布局以及可行性。关注推进过程中的布局,进一步探讨实验方法,细化整体的规划。聚焦题目、情报,增加支撑手势沟通教学的理论,并将理论贯穿研究始终。重点对手势语进行沟通的双向论证,并对手势语词语的必要性,划分重要等级。对手势语功能的分析、功能确定等方面可通过专家访谈进行论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手势语,考虑“提升”的过程。
最后,课题组成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专家帮助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研究中所应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下一阶段课题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撰稿人:李运佳
审核:科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