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许悦校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举行了中期论证会。中期论证会由上海教科院规划办熊立敏老师主持,与会的评议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刘春玲教授、张福娟教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教教研员蔡蓓瑛老师、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陈玉华主任、科研员江欣怿老师。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论证会。
中期论证会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展示、课题中期汇报和专家评议三个部分。首先,课题组成员龚老师上了一堂低年级A班的生活数学课《5减几》,尝试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以自闭症对象为主的集体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接着,课题负责人许校长和课题成员丁老师先后汇报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遇到的问题、下一阶段的计划、预期成果等。最后,评议组专家围绕课题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课题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后期课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议。
专家指出课题紧扣”新课标“的理念,直面特教领域目前的核心问题,紧扣国家特教发展的大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结构清晰,逻辑明确,研究过程严格按照方案逐步推进。课题目前已取得的成果为后期课题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扎实的基础。课题对于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复杂的课程体系中,针对不同障碍程度的学生,形成了较为清晰、科学、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同时,专家也提出了建议:对标预期成果的要求,对于”专著“的框架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证、调试,并根据框架,抓紧时间,推进”专著“的撰写。对于教学模式概念的阐释,需要进一步加强明确性、针对性,贴合特教领域的教育教学、教学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明确教学模式的操作性路径,将更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以及其他特教学校的借鉴、学习。对于教学实证研究,要进一步推进、加强,后期需通过课例、案例总结课题中最有价值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