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动态 > 正文
特教筑梦人 | 在“慢星球”上写诗的人
发布日期:2025-04-14    作者:胡晓赟



刘骏老师坚守特教岗位近30载,历经多个岗位的磨砺。在管理岗位上,她善于思考,创意频出,与时俱进,作风细腻、朴实,为人亲和、低调且高效;在教育教学中,她经验丰富,深度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发展历程,是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

她曾荣获黄浦区教书育人优秀园丁、区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区学校系统共青团先进个人、区新长征突击手、区青年岗位能手、区教学“百花奖”优胜奖、二等奖,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全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大赛三等奖,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优秀奖,还两次参与教育部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试教与教材审读。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1996年,刚从师范毕业的刘骏老师踏上特殊教育的讲台, 始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诚和爱心浇灌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

从教以来,她始终坚守特殊教育的语文课堂,做过班主任、团支部书记,也承担着管理岗位的责任,无论哪个岗位,她都充满热情地全心投入。家长说:“刘老师一看到我的孩子就一脸灿烂的笑容,她有一颗淳厚的爱心,像妈妈一样时刻关注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是一名优秀、负责任的好老师。”同事说:“刘老师把爱心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把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努力让每个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她自己说:“我愿意尽全力让每个特殊的孩子天天快乐,并以他们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源泉,真正把爱谱写在生命的乐章中。”

  

  

因为责任,所以担当

坚守讲台近30载,刘骏老师将全部的热情和力量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为学生护航,为家长分忧,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人师表、恪尽职守,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997年,卢湾辅读为实现 “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终身教育的承诺,刘骏老师作为骨干教师、团支部书记、教育团委委员,带领青年教师第一批自愿投入义务送教上门工作中,为特殊教育实施“零拒绝”填补了空白。

教育教学上,她甘于挑起学校大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学校第一次尝试同年级按能力进行分班,刘老师主动承担起了能力较差的班级,班主任一干就是十余年;在全上海没有辅读学校招收孤独症学生的时候,卢湾辅读开始尝试,她的班级同时进了两个情绪行为问题严重的孤独症男孩;学校大力发展以问题为抓手的教育科研工作,她第一批投入研究,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事特殊教育第一天起,她就清楚地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科学的探索精神,用科学引领特殊学生步入阳光。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从教以来,她不忘初心、不断突破自我,将工作中的每件事情做到精益求精。担任管理工作后,她变得更加忙碌,“比普通老师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她对自己的新要求。

为营造学校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刘老师携同总务及美术室,从校园环境布置、绿化布局,到校园文化设计、对外宣传品、学生文创作品、主题活动布置等,处处精心打造。如今走进卢湾辅读校园,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让人驻足。

在信息宣传工作上,刘老师带领学校信息员队伍,推进学校网站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工作,如今学校新闻频频出现在黄浦教育网和黄浦教育微博上,很多活动也被各大媒体和“学习强国”报道。

特殊战“疫”时期,刘老师又义无反顾地冲在了第一线,分管学校防疫的对外联络和对内统筹协调工作。面对疫情的复杂形势以及学生的特殊情况,她克服种种困难,努力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和健康。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课改要落到实处,就要不断对学生发展做有益尝试。刘老师一直在努力实践,投入学校走班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中。市级课题结束后,她马上参与校级项目的后续研究,每学期的公开课都获得了老师们的肯定。她还两次参与教育部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试教与教材审读工作。

如今,她走上了学校工会主席的岗位,成为教职工的代言人。她维护教职工的利益,同时积极创新,和委员一起设计组织了一系列教师喜爱的活动,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的港湾”。

特殊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有人去献身;特殊教育是科学,需要有人去探究;特殊教育是艺术,需要有人去创新。刘骏老师在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这个“慢星球”上,她用心用爱谱写着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句。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斜土路265弄30号 邮编:200023 电话:021-63080700 63016260(总机)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