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中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党支部开展了 “教育强国,特教何为”主题教育党课。本次党课由学校党支部书记许悦主持,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学习。
许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许书记鼓励我校党员教师要以于漪老师、何金娣校长为榜样,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自我,努力践行,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切实办好特殊教育”,使我国的特殊教育向“更加公平、更加普惠、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许书记强调,特殊教育应进一步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的繁荣相连接、相融入。我们要从残障人士终身教育体系、障碍学生学习支持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多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化优质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强国之路,使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优质融合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许书记要求党员教师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根本,围绕“生存教育”的理念,贯彻“让每一个儿童少年都能充分、和谐、多元、个性发展”的办学目标,让学生“会生存、有尊严、享快乐”。教师应牢记“学会生存,创造可能”的校训,用“求真、务实、严谨、创新”的教风,为孩子们营造“爱、鼓励、尊重和包容”的校园环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党员教师将分层推进理论学习,全面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检视抓好整改,并检验成效做好总结。
教育强国,特教何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将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勇担重任,不断推动特殊教育思想、观念、范式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
学习感言
陆晓燕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对中国教育家精神的理解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育“加工”,用心“打磨”,精雕细琢,以匠人的专注投入到讲台上,不断加入自己的“育人调料”以身为范,及时迸发出育人的“思运活力”,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为孩子们的明天燃起一盏“指向灯”,对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我而言,更要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这些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融入社会,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鞠雅坤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于漪老师说:“教育是大爱,责任大如天。”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学习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要用大爱的胸怀去拥抱每一个色彩不一的孩子,要用大爱的热情去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要用大爱的勇气去推动特殊教育一步一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刘骏
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党的方针,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也要尊重教育规律和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承我们学校的生存教育理念,坚持私人定制、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丁华英
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要传承何金娣校长爱岗敬业的精神,牢记提升做人的境界、做学问的境界、做特殊教育的境界。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陈银花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育人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教师能否站稳讲台,能否成为教育家,必须具备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徐金金
在特殊教育领域里坚守教育初心,以特教人的专业能力,奉献精神去为特殊儿童服务。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敢于直面问题,研究问题。
周琼
学习教育家精神具有深刻意义。教育家精神所追求的卓越、创新、变革、敬业、乐业、教育情怀和教育远见等品质,是教育工作中需要追求和实践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积极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陈丽
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是都应该以教育家为榜样,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执教的理想和追求,成为一名好老师。作为普通教师,坚持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定从师信念,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容易的事做细,认真勤勉,不断追求,就一定会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
倪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我们党探索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的独特升华。人民教育家于漪说:“教育从来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其独到的智慧、学识与方法为学生成长引路,在育人过程中,启智润心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梅瑛
作为特教党员老师,我们要秉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好老师要不忘初心,爱岗位,爱学生。用爱激发爱、传播爱。同时也要有因材施教育人智慧,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更充分、和谐、个性、多元的发展。
张风华
热爱和责任感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是一项需要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的事业。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愿意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在特教领域不断探索研究,与时俱进。同时,我们还要对特殊学生充满责任感,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个性化教育和支持。
沙海燕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人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助力学生成长。以自己的爱心和奉献,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温暖和支持。爱,有爱才有教育。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不是等价交换而是自我牺牲。爱,要有温度。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应把爱心分给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教师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围绕在老师的身边。当我们拥有爱的教育的时候,乐于和甘于奉献,那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和事情。
栾雅萍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特教老师更是要以其独到的智慧、学识与方法为学生成长引路,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会生活,有尊严,享快乐!
支炜
特殊教育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至关重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是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投身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对照黄浦区教育局布置的细分任务要求,积极探究教研机制和方略,聚焦特教重点、热点,强化研训整体效应,深化特教课改研究,为推动黄浦特教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堵洁芸
我理解的教育家精神:首先,教育家应是有学识、有思想的师者,能够洞察教育的本质并产生深刻的教育理论,能够在教育发展史上作出理论与实践贡献,并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教育家应是师德品格的集大成者,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正向引导。最后,教育家应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实践家,能够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在实践中提炼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检验教育理论。在面对特殊教育对象、对待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保持求实创新的原则,躬耕在一线工作中,扎根在学生与家长身边,用自己的专业服务于每一个特殊孩子。
撰稿:鞠雅坤
摄影:周琼
审核: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