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双名工程特殊教育基地教学实践研讨活动第二场在普陀区启星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与上海市第三期”双名工程“何金娣、徐洪妹特殊教育基地共同举办,”双名工程“特殊教育基地导师及学员,各区县特教教研员,各辅读学校相关教师60余人都参加了研讨活动。
整个活动由特教名师基地的副主持人徐洪妹主持,围绕”辅读学校社交故事绘本开发的研究“这一主题分为三个环节进行:观课《我会点餐》、《我去看病》;课题介绍《辅读学校社交故事绘本开发的研究》、《辅读学校社交故事绘本资源的开发》、《辅读学校社交故事绘本的教学实践》;下午研讨。
在上午的开课环节,普陀区启星学校刘君团队的教师们,利用绘本、情景模拟,对学生进行了”点餐“、”看病“的礼仪与交流等方面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绘本内容后,对教师所要求的目标都能比较顺利的达到。
第二环节是课题介绍,启星学校的基地学员刘君带领这团队成员曹莉琴、胡骁栋做了《辅读学校社交故事绘本开发的研究》、《辅读学校社交故事绘本资源的开发》、《辅读学校社交故事绘本的教学实践》汇报;就课题的产生、开展,进程情况及过程性成果都做了一一表述。课题汇报后,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员 陈音在点评中指出:这个课题能抓住”绘本“这一重点来开展,围绕智障学生的生活,满足他们的需求,开发贴近他们生活的情况,让这些学生适应生活,享有生活尊严。课程研发很完善,框架、内容、评价都作为课题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序列性。她还肯定了刘君在名师基地里,努力开展科研,整个团队的研究有益于特殊儿童及他们的家庭,充分体现出特殊教育的意义。
基地主持何金娣校长在点评中,肯定了刘君及团队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的努力与付出,且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何校长说:社交故事绘本教学在特殊教育界运用初期是在自闭症学生的结构化教育中的,但刘君及团队能运用到智障学生的社交教学中,肯定要克服许多困难的。科学的实践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需要去创新,这是灵魂,要符合教学实践的,启星学校坚持了,做到了!期望研究成果能在不久的将来,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共享!
上海市特殊教育教研员蔡蓓英就课题与教学时间相结合谈了几点:一是绘本是本课题的关键,开发教材要结合对象,结合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例如:高年级的绘本是小的,中年级就是大型绘本,教师上课翻书的动作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作为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看书阅读的兴趣。二是社交故事在不同阶段的使用。绘本内容要抓住主要重点,是整个流程还是某一部分或某一技能,变成的绘本是以什么方式呈现,什么年龄适合多少页的绘本,这些都需要思考清楚。三是绘本在课堂中的运用,关注社交技能的迁移这是难点,启星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主题画面——延伸——评价,整个环节都设计合理、科学,且都关注到细节,尽量与真实场景相似。
下午的基地学员研讨活动,大家就4月份宝山培智学校顾红庆团队展示活动与今天的刘君团队展示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针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最后,确定下学期有钱慧红、定华英、凃传法三位学员准备展示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