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正文
疫情下丰富的清明节活动
发布日期:2020-04-03    作者:周琼

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结合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开展了各类活动,以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而今年的清明节是特殊的,由于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们无法出门祭祀,那我们可以怎样度过呢?


网络祭祀

(推荐全校学生)

疫情发生后,市民政局明确要求,防控期间,暂不举行公开祭祀祭奠等人员聚集活动。推出了网络祭扫、集体祭扫、代客祭扫三项便民服务措施。“网络祭扫”是指各公墓在各自的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网络祭扫平台”,市民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入后祭奠亲人。


云踏青

(推荐全校学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在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虽然上海目前的疫情状况比较稳定,但境外输入病例的发展仍然是隐患,因此,老师建议同学们仍然需要少出门。清明的“踏青”活动,可以通过“云踏青”的方式,看看网上的照片“解渴”,等疫情完全结束后,再去感受真正的大自然。

云踏青微信公众号推荐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上海植物园”

“上海奉贤”

“顾村公园服务号”


久违的校园


做纸鸢

(推荐职业段、高段学生)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疫情期间,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不妨在家长的带领下一同动手做风筝,感受一下清明的氛围。等疫情过去后,全家一起到公园的空地上放亲手制作的风筝,别有一番风味。


舌尖上的清明

(推荐全校学生)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每个传统节日有其特定的美食。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那么清明节呢?就是品尝青团了。

传统的青团通常是绿色的豆沙口味,而如今的网红青团各式各样,粉色皮的、紫色皮的,内陷更是种类繁多。鸡丝培根味、蟹粉味、肉松味、奶黄椰蓉味、流沙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同学们都可以买来尝一尝哦,但是,吃完也请记得多运动啊!


诗情话清明

(推荐低、中段学生)

以诗绘景,以诗传情。与清明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吧。

清明节,蕴含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内涵,值得我们尊重并传承下去。在满满的节日仪式感中,在怀念与追思中,让我们一起体验生命的意义。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斜土路265弄30号 邮编:200023 电话:021-63080700 63016260(总机)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54号